強制踩單車戴頭盔 勢必窒礙日常單車代步意欲 扼殺人本交通長遠發展 促請局方收回修例
政府最近又再重提踩單車強制佩戴頭盔立法。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再提及相關建議,強制所有單車、三輪車和多輪車使用者,必須佩戴頭盔,而且頭盔須符合一定規格。按照當局的修例建議,違反相關規定可被罰款 2,000 元。當局目標於 2023 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法例修訂建議。
藍地大街 - 鄉郊佈局與現代交通的碰撞
香港街道標準一直係跟足路政署嘅指引,不過亦有例外。一啲早期出現嘅街道,面對鄉郊建築佈局同現代交通模式嘅磨擦成為咗特殊嘅例外,就如屯門藍地大街。
沉默的騎行 2022
每年 5 月,香港都會有單車人士組織一個行動稱「沉默的騎行」,紀念因車禍而去世的單車使用者。今天(5月18日)參與呼籲的個人或小組自行選擇的地點,以踩單車的方式,紀念去年於道路上踩單車時遇難的 8 位人士。
樹在街頭落淚 X 街道變革:樹木是有凝聚人群的力量
上下班營營役役,我們每天走著同樣的路。有否留意街道作爲一個載體,還有什麽其他生命存在呢?這次我們邀請到生態學及人類學出身的獨立研究員和圖文作家 Teresa Chan 進行對談,以不同的角度,一起重新認識街道樹木。
Jane Jacobs 珍雅各 —— 她與城市的故事
適逢五月四日,一位對城市發展有著偉大貢獻的女性的生忌,今天想來分享她與城市的故事。珍雅各(Jane Jacobs)是一位美國籍加拿大人,她是一位記者、作家、社運人士,也一個生活於紐約市的居民。珍雅各並不是一位規劃師,也不是一位官員,但憑著自己的力量,影響了美國以致世界的城市研究、社會學和經濟學。
與水同行—— 街道設計如何回應下雨天?
全球極端天氣、可持續發展、韌性城市等議題引起不同人關注。而且居住在香港的大家經常會面對陰晴不定的狀況,有沒有想像過原來街道設計也可以給出一個回應?
解構「15分鐘生活圈」概念
「15 分鐘生活圈」(15-minute city) 嘅討論近年在疫情期間被許多外國城市廣泛討論,你都可能已經聽過。到底「15 分鐘生活圈」點解會喺外國封城期間被重新提及?今日我哋就會同大家深入淺出地了解一下!
最安全車速係零?戳破「頭痛醫頭」的道路安全思維
日前,因應除夕夜所發生的兩宗致命行人車禍,我們再次要求運輸署在非幹道設置減速壆和實施低速限制,引起了許多討論。有些意見認為兩宗事故主因為司機惡劣的駕駛態度,質疑單憑一兩個減速壆並不能阻止超速駕駛,或者令司機注意途人。亦有不少人認為,減低街道車速的措施是矯枉過正,質疑「凡有事就提限速過高」、「最安全車速係零」云云。
丹麥 Superkilen Park ── 象徵文化融合的公共空間
Superkilen Park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 Nørrebro 社區,區內的居民來自 60 多個國家。他們大多數是來自穆斯林國家的移民或移民後代。 Nørrebro 發展至今,它的特徵是其多元文化。但同時這樣的移民背景亦令 Nørrebro 出現治安欠佳等問題,成為哥本哈根社會環境最複雜的社區之一。在2012年,丹麥政府決定在市中心興建公園,並委托藝術顧問公司 Superflex,建築公司 BIG 及 Topotek1 共同設計,希望改善社區的負面形象及促進居民間的文化交融。
「地獄迴旋處」能夠改變本身的命運嗎?
早前有傳媒報道,運輸署建議改革大圍迴旋處,包括改為兩線螺旋型迴旋處,杜絕長霸外圈司機;擴闊新翠邨對開車路、檢視現有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以及重新規劃道路分流。一直被指「地獄級」的大圍迴旋處,究竟會不會轉化成功?
慢速道——容納不同交通模式的方法?
行人、單車、車輛 —— 想像一個香港設有單車徑的道路,從左到右,你會見到以上三個順序。然而,單車與行人怎樣和車輛交接,行人和車輛的交界,甚至單車在馬路上與車輛的互動(注意:香港法例規定單車必須在馬路或單車徑上行走),很多時候或會成為城中熱議的話題。不少討論中,似乎三者之間只有衝突,以及互相危害。但確實是這樣嗎?
pinky 公園太標奇立異?
最近有個地方好多人著粉紅色衫去打咭。唔通教主 Anson Lo 現身?NO NO NO!係因為最近油尖旺區砵蘭街休憩花園變成鮮粉紅色,搖身一變成打咭熱點。有媒體到場訪問街坊,都有人認為色調有新鮮感。但都有不少人認為,鮮粉紅色帶有色情味道 (๑• . •๑)
Trixi mirrors -關於一個 13 歲女孩的街道配置
英國倫敦運輸局 2010 年開始,喺路口交通燈增設交通凸鏡,協助大型車輛察看盲點,以防旁邊有單車緊隨轉彎導致意外發生。其實呢款交通凸鏡有名架喎!佢叫做 "Trixi mirrors",究竟點解會起一個咁嘅名稱?原來係源自一宗交通意外,一個 13 歲嘅瑞士女孩子 Beatrix Willburger,踩單車時同一架中重型車輛相撞導致重傷,佢嘅爸爸因為咁而四處奔走提倡增設交通凸鏡,令到歐洲各處開始使用。因此呢款交通凸鏡就起用咗 Bea"trix" 嘅名字喇。
設低限速區、交通緩行措施成世界共識
根據運輸署數據,在 2015 至 2019 年的5年內,香港仍然發生大概 15,000 宗涉及行人的車禍,總共導致超過 3,700 名行人重傷甚至死亡。涉及行人的傷亡,不只發生在「大路」上,超過一半都發生在地區幹路和內街(下圖)。這些街道的行人過路需求頻繁,亦難以使用「人車分隔」的模式設計。若要有效地改善街道(尤其次要街道)的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亟需新的思維和方法。
突破既有想像 就有改變的可能:上環「十皇殿廣場」由刑場變成公共空間的過程
大家有時日常經過嘅公共空間,喺舊陣時原來都經歷過變革。呢啲改頭換面嘅街道改造嘅項目,可能可以成為今日檢討街道設計嘅參考例子。
點先為之健康嘅街道?
我地日常生活、返工、返學都同街道息息相關,無論係搭私家車、巴士、電車定去搭地鐵,我地都必定會經過街道。正因為街道同我們嘅生活密不可分,我地都唔會想條街道難行、充滿噪音同廢氣、冇坐椅或遮蔭,甚至成為妨礙人(尤其是弱勢人士)接近嘅地方。街道應該要使人感到輕鬆、安全、而且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