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商業周刊訪問】香港還「好」「易」行嗎?

香港還「好」「易」行嗎?《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2019年的連場街頭衝突中,香港不少街道設施受損。時隔超過一年,縱使政府已完成大部份復修,但意想不到的是,損毀的痕跡可能開展另一場關於街道設計的思辨。

「一個先進的城市不是窮人可以開車,而是富人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街道變革發起人嚴卓衡引用國際組織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前主席Enrique Peñalosa的名言。Enrique Peñalosa亦是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前市長,該市被譽為世上最佳的步行城市之一。嚴卓衡介紹街道變革的理念:「變革是指不再以車為本位去看我們的街道,而是將人放回本位,也就是『人本交通』。」嚴卓衡於英國從事運輸規劃,去年初在社交媒體成立街道變革群組,集合支持改變香港街道設計的人士。

嚴卓衡表示改善街道問題的第一步是「實現限速」,逐步減少車輛在街道的壟斷及速度,然後重新分配道路空間,收回部份行車線作行人空間或單車徑。「香港的道路安全是世界前列,」他說,「但公眾不再滿足於安全。」他舉例指,倫敦不少街道已限速每小時30公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大大減低,亦有助推動欄杆的拆除。世界衛生組織關於道路安全的文件顯示,行人被時速30公里的車輛撞上時,有90%機會生存,但時速若為45公里,生存機會少於50%。現時,香港多數道路的車速限制為每小時50公里。

然而,香港塞車問題嚴重,限速、減少行車線,會否加劇問題?嚴卓衡引述外國研究回應,在70個減少行車道路空間的個案中,超過一半個案的車流會因而下降最少11%。該題為《Disappearing traffic? The story so far(消失的車流?到目前為止的故事)》的文章於2002年在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期刊《Municipal Engineer(都市工程學)》出版。他補充,即使新建道路亦追不上車輛的增加,治本的方法在於改變規劃方向,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重新分配道路空間。荷蘭交通政策分析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Transport Policy Analysis)2018年的研究顯示,一輛行駛中的私家車所需路面空間為單車的28倍、行人的70倍。

除了步行之外,嚴卓衡認為適合中短途旅程的單車亦值得推動,同時配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我們不能因為一句市區路況複雜,就不支持推動單車,」他說,「騎單車之所以危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基建令單車變得安全。」訪問當日,嚴卓衡與記者由太子步行到深水埗。他不忘說:「深水埗也有很多人騎單車,它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對基層也是很吸引的交通工具,政府不能忽略。」惟現時在香港,單車徑及設施主要在新界地區,而在市區騎單車則往往要與汽車同行,導致險象環生。

Previous
Previous

【立場新聞訪問】路邊欄杆的死與生:香港與「好行城市」的距離

Next
Next

【明報訪問】社會實驗:30公里限速做一條街未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