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uman Scale:規劃出以行人為本的城市

你有冇試過過馬路嘅時候,因為司機唔讓路俾行人過先,所以覺得自己要同啲車鬥快,如果唔快速過馬路就會有排等?隨着現代城市急速發展,汽車數量倍增,令到好多城市都以汽車為規劃嘅主軸,大量興建天橋同高速公路,漸漸忘記咗行人使用道路嘅優先權。紀錄片《The Human Scale》講述丹麥著名城市規劃師 Jan Gehl 喺世界各地,例如紐約、墨爾本、基督城等城市點樣面對重重難關,規劃出一個又一個行人優先嘅城市。

紀錄片入面講到,喺紐約著名地標時代廣場同埋百老匯四周嘅改造就體現咗城市規劃嘅力量如何改變人使用空間嘅習慣。有冇見過喺紐約時代廣場附近可以玩雪球大戰?原來規劃師為城市劃出行人專用區、增加休憩空間,就可以令市民重新想像街道嘅用途。另外,喺墨爾本規劃師為咗解決橫街窄巷嘅衛生問題同時營造更多公共空間, 於是將多條小巷兩旁打造成商店街。市民減少對車輛嘅依賴,多咗喺街上逗留,行街食飯,令到街道越來越有活力,難怪墨爾本多次被評為宜居城市~

2011 年,基督城大地震摧毀咗好多房屋建設,人命傷亡慘重,從災難中重建整個城市,基督城嘅市民得到主導權重新審視城市嘅未來。《The Human Scale》中講到,規劃師透過一連串嘅公眾參與活動去收集同傾聽佢地嘅諗法,了解佢地理想城市嘅模樣。將災後對於家園被摧毀嘅房屋同埋回憶,慢慢透過聆聽,重新規劃一個以人為本嘅城市。

片中描述好多城市開始重視行人嘅需要,當然係美好嘅開始。但同時亦有講到有啲城市為在急速嘅發展,再次依賴汽車嘅一面。重慶錯綜複雜嘅交通運輸網絡成為規劃師嘅研究項目,規劃師喺一個繁忙嘅路口放置咗一個行人過路處作為試點,但無耐之後就發現當地嘅交通部門又將佢移除咗,再次讓汽車優先通行。睇到呢個例子,會唔會覺得同香港有啲似呢?街道嘅改造,往往都牽涉到效率同宜居性之間嘅角力。要帶來改變,總需要更加宏觀嘅想像。

《The Human Scale》當然唔止淨係講上面嘅例子啦,究竟呢套紀錄片為我地帶嚟咩反思? 香港人多車多路又窄嘅街道,路邊空氣污染情況亦愈黎愈嚴重,以行人為中心的規劃模式係唔係真係一個遙不可及嘅願景?

文:Karina Lai

Previous
Previous

伍美琴教授 x 街道變革(上):街道能創造「幸福感」

Next
Next

斑馬線上必須停讓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