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設計論壇回顧

香港街道設計論壇回顧

香港街道設計論壇第一節回顧

專家學者聚首探索香港「人本街道」的可能性

「邁向以人為本的香港街道設計」網上論壇在日前順利舉行!第一場研討會《街道設計與規劃:「車本」以外,有何辦法?》邀請了五位外國和本地專家,探討「人本街道」的概念,並討論如何突破以車為本的思維和設計方式。片段重溫:https://bit.ly/3L8udIW

英國運輸規劃顧問公司 PJA 主席 Phil Jones 首先指出街道和公路之間的分別——公路以其運輸功能為主;而街道不只帶有其運輸功能,更帶有公共空間的性質。他認為要創造更多以人為本的街道,就必須摒棄傳統的「#公路思維」、把街道作為「場所」的功能納入考慮,從而擬定真正適合該街道的空間分配和設計。

創建香港 Designing Hong Kong 行政總裁 Paul Zimmerman 司馬文 主要為香港的行人環境作介紹-指香港其人多地少的特徵,塑造出香港獨特的出行形態及環境,例如獨有而具規模的行人天橋網絡等。但垂直分層的規劃同時為街道設計帶來更多複雜的考量,需要更細心和人本的做法回應不同街道使用者的需要。

倫敦大學學院運輸研究中心教授 Peter Jones 則以其研究,指出城市運輸政策取向對影響街道設計的重要性——如城市運輸政策維持以車為本,私家車使用率只會節節上升。所以,要鼓勵更可持續的出行模式,其政策取向甚為關鍵。他又指現時香港的道路規劃,仍深受英國六十年代時建構的觀念影響,僅以道路的運輸功能作分級;但街道的場所(Place)及運輸(Movement)功能優次截然不同,其應有的設計亦然。因此,以「#運輸功能」和「#場所功能」為街道訂立分類尤其重要,以幫助決策者識別應實行人本改善措施的路段。而 Space Syntax 總監 Anna Rose 則分享空間連接性對城市宜居度的影響,例如在現代規劃之下,不少舊有街區被公路割裂,使城市肌理變得零散、社區生活變得疏離;透過分析街道網絡而研究人流走向及可達度,能夠協助街道設計變得更人性化。

道路安全研究小組主席鄺子憲回應上述講者分享,指出本港的確有必要改變一向以車輛優先、崇尚人車分隔的街道規劃思維。他特別認同以「運輸 / 場所」功能為街道作出分類,認為有助作出切合在地需要的設計。

席間聽眾問及摒棄以車為本的潛在影響,擔心令交通情況變差、或其可行性等疑慮。與會者則回應指香港地少更應摒棄車本思維,除了因為私家車載客少佔位多,「#誘導交通需求」 (induced traffic) 的定律亦告訴我們:以興建更多道路來迎合車輛需求增長,只會帶來更多車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以整體運輸網絡作考量時,可持續的出行模式(例如公共交通、單車、步行)等相對佔據人均路面空間較小,因而更有效率地運用有限的路面空間。

面對香港複雜的城市環境,與會者認為我們應膽大心細地,從整個運輸規劃過程作出反思。例如,我們能夠更仔細地收集和分析出行數據,了解步行、單車或公共交通等能否取代哪些不必要的私家車行程;哪些地方的路面空間或優先權能夠被重新分配,路盡其用。從個別街道、小規模地開始試驗,亦能讓公眾透過參與和溝通,了解人本街道設計的好處。

上述一切的關鍵,就是當局有沒有對宜居城市環境的想像,以及實踐的魄力和決心。

街道設計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 專家學者共聚探討實踐「人本街道」

「邁向以人為本的香港街道設計」網上論壇早前順利舉行,第二場研討會《地方營造和締造幸福感:街道設計如何發揮作用?》繼續邀請了五位外國和本地專家,探討「人本街道」的實踐、對我們和社區的裨益及重要性。片段重溫:https://bit.ly/34CR4Ma

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 (NACTO)轄下的「全球城市設計倡議組織」Global Designing Cities Initiative 總監 Skye Duncan 先以其組織在世界各地的改造街道的經驗,分享城市設計人本街道的最佳實踐模式。她表示街道是城市唯一連貫的公共空間網絡,是城市最珍貴的資產。作為人們日常最易接觸到的公共空間,街道對人們出行、生活質素、地方經濟、公共健康及衛生、環境以及城市宜居程度有著多元的功能,卻亦為我們帶來同樣複雜問題及挑戰。街道作為珍貴的土地資源—我們需要以可持續的出行模式(例如公共交通、單車、步行)更有效率地運用有限的街道空間;疫情的出現更使我們看到街道空間的可塑性,例如在封城時變成民眾的戶外活動空間,疫情緩和之際,泊車位又換成餐廳的延伸區域,讓地區經濟更快復甦。正因如此,街道設計需要容納彈性,規劃亦要以整個街道網絡的尺度,容納不同街道使用者的角度、不同情況的需要。

健康街道指標 (Healthy Streets) 發起人 Lucy Saunders 則分享其建立「健康街道」框架的理念與實踐。人是否健康,除了取決於自身的生活習慣,也受種種「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所左右,當中包括社區環境的設計。健康街道就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框架,將公共健康納入運輸規劃和公共空間的設計考量。要衡量街道健康與否,在乎街道有否在交通與健康中取得平衡、人們有否多元的選擇出行,街道環境是否愉悅(Pleasant)等十個不同指標組成—每個指標都環環相扣,對塑造人本、健康的街道環境缺一不可 (詳見另文 [1] )。 她又以《全球街道設計指南》所分享的經驗,指實行人本街道設計的過程要由政策及規劃指引做起,再凝聚地方領袖、專業人士及社區參與討論,其後實驗不同的設計及量度成效。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伍美琴教授則引述其團隊的近期研究成果—指人本街道、地方營造等改善地方質素的設計,與人們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及幸福感(Well-being/身心健康)有著莫大關係。地方感(Sense of Place)有著認知、情感及行為面向,是一個人對周遭地方的觀感、情感及社區連結。而好的地方會建構人們的地方感,對人們的情緒、心靈及社會幸福感有十分重要的關連。她指香港有著 4.2% 的土地用於道路及交通設施,是公共空間/休憩用地(2.5%)和公共房屋用地(1.5%)的總和-這更顯示改善街道設計的效益及重要性。

香港規劃師學會健康城市小組聯席召集人伍德華及成員林芊芊則闡述香港現時街道設計的問題及介紹規劃師學會近期的倡議。 伍德華指香港人口及工作分布不均、加上城市密度高,使本地有著龐大的通勤需要(spatial mismatch)。縱使 90% 的通勤皆以公共交通進行,私家車使用仍然節節上升。隨著人口老化、牽涉長者的車禍亦不斷增加,反映道路及街道設計甚或運輸規劃有改善空間。現時街道設計主要參照《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HKPSG)及《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TPDM),當中設計只著重車輛交通流量,而行人路規劃則只著重符合標準,而非整體步行體驗;城市及運輸規劃亦缺乏整合,缺乏檢討機制檢視現有街道設計。對比起新市鎮,港九等市區情況更甚。而疫情下的防疫限制關閉大量公共空間,對市民身心健康亦構成顯著影響。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Hong Kong Institute of Urban Design 副會長陳澤斌分享,香港只有 15% 家庭擁有汽車,然而街道偏偏圍繞而汽車設計。他認為香港街道有需要重新配置以及減少整體私家車數量,才能成為令人享受街道生活的空間。陳澤斌亦提出人口老化的問題,香港老年人口將於 2035 年達到總人口三成,必須有一連串措施配合以創造有活力的街道生活,使長者能夠獨立生活於自己社區。隨年月增長,長者體能及認知惡化,他們可能無法像年輕人一樣隨意走動,長者需要易行街道,較少梯級斜坡的環境。一個長者友善的城市,長遠而言需要更多直接清晰的模式及視覺標示。我們必須使未來的街道變得以人為本、易行,以及長者友善。

街道設計和公眾健康關係緊緊相連,在這疫症蔓延的時代,我們更需學會長遠地為人們的健康構造更理想的社區,公眾身心健康指數越高,醫療壓力便越能減輕。人們的街道體驗、健康福祉(wellbeing)和安全其實關係重重,街道設計者需切身處地考慮使用者的真正需要和感受,設計出最理想的社區空間。

[1] 【點先為之健康嘅街道? 10 個「健康街道指標」】
https://bit.ly/3KB2EXC

香港街道設計論壇第二節回顧